一,找个加拿大工作,然后移民
(关联项目:AIPP、各省的雇主担保、国际人才EE加分、农村和北方计划)
这扇窗子上安满了雷。
一不小心,
就会触雷……
先来看一个段子:
十几年前,一群X国人在美国搞了一个假结婚的生产线,夫妻假离婚,然后在国内各自跟其他人领证,国内的新婚老公或者老婆通过假结婚就拿到了美国绿卡。生意很大,登了报纸广告,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然后美国移民局被惊动,于是搜捕、驱逐、判罪。那些原来偷偷摸摸假离婚的各国人民,见到X国人就说:别搞那么大OK?假结婚这条路都让你们堵死了。
段子讲完了,你看到了什么?
我相信,有的人一定看到了文明的差异:
东方古国的文明,
是高山和大海环绕,
是土地中心的农业文明,
是故土难离,
是自给自足,
不需要交易,
便能自我怡然,
便可事不关己,
相安无事。
一句话,
X国的文明,
缺乏商业的基因。
商业基因的本质,
就是交易的安全。
交易安全的保障,
是规则的明确和严格执行。
古希腊为发源地的另一种文明,
根基是他们没有我们这么多可以用来自给自足的良田,
只能发展出商品,
拿去出售并用赚到的钱换取足够的粮食。
但是商业的交换,
慢慢培育出了规则的严谨。
而我们,对规则,重视程度往往不够,
有时甚至是模糊化,
边缘化,
就如同千百年来,
我们的重农轻商,
扎过根。
想要修正,
真的需要时间。
在加拿大,
触碰规则,
越过界限,
等于极大冒险。
雇主担保,
对于国人,
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加点料几乎无法操作的项目。
这也是为什么,
国内国外已经有了根基的大型、超大型移民公司
以及所有白人移民顾问/律师和多数华人移民律师/顾问,
不做这个项目的原因。
因为这些人知道,
加料的东西,
像一颗炸弹,
随时有可能,
将看似完整、平静的人生,
炸得支离破碎。
为什么不找一个真实职位?
原因1:真实工作竞争激烈
加拿大的专业或者半专业工作(不包含护理工、生产线工人、大货司机、矿工、建筑工人等),
在加拿大,
基本都是,
一个岗位放出来,
100个,
甚至300个人,
一起竞争。
真实岗位,
雇主需要花出去真金白银,
得到有价值的劳动,
所以来个3面5面7面,
再正常不过。
面试中,
语言磕磕绊绊,
不断问对方
“你说什么?“
加上没有加拿大的学习经历,
文化背景有差异,
你觉得,
雇主雇佣一个这样的人,
给出一个全职岗位,
在逻辑上是不是讲得通?
于是,
很多国人,
就大胆发明了“挂靠”这种,
雇主担保的生意。
(如果你做的是真实岗位,
恭喜你,你是例外)
下面看一下,
加拿大海外工人的构成情况,
一目了然:

上图可以看出,
2018年(目前最新的数据),临时签证中,工签所占的比例,
LMIA工签是11.3%,
无LMIA的比例是34.2%,
人道主义工签占6.8%,
学签占了将近一半:47.7%。
下面看一个LMIA工签具体数字:

这个图表告诉我们,
LMIA 工签在各个省的发放数量有多少,
以及全年的总数量有多少。
联想一下每年的留学生数额(留学生一项就超过30万,每年毕业约6-8万),
以及当地大学生的毕业数量,
以及每年通过EE到达加拿大的技术移民数量(每年大约9万人,绝大部分需要找到一份工作,单单这一项,已经超过每年LMIA 工签的总数)
我们可以想象,
作为外国人,
在加拿大,
找到一份真实的全职工作,
难度有多大!!!
原因2:手续繁琐
雇主想要雇佣海外劳动力,
如果需要找没有工签的外国人,
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需要申请LMIA(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证书)
这种情况
劳工机构要对这些雇主定期检查,
包括检查财务报告,
这种检查,
使得很多雇主怕麻烦,
也怕泄露太多隐私,
所以不愿舍近求远,
首选一定是当地的申请人。

上图可以看出:
所有工签中,
LMIA工签,占比21.6%
无需LMIA的工签,占到65.3%
第二种,无需LMIA的工签
就是说,
这些工签,
不需要劳工部的批文LMIA,
这种工签占比为65.3%。
这种工签包含了以下的一些情形:
省提名的技术移民(留学生申请人为主体),
AIPP的申请人,
学签和其他情形下的配偶工签,
国际青年经验工签(TaiWan、Japan等国家和地区的护照可以申请,中国大陆护照目前不可以),
一些教育交流类以及难民类的类别工签,数量比较大;
以及数量庞大的毕业后开放工钱。
这些都是不需要LMIA的工签。
这类工签中,
各省的雇主担保和AIPP,
是加料最多、风险最集中的区域。
小结: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在国内直接拿到LMIA工签的难度,
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
不需LMIA 的工签,
有的中国大陆地区无法申请,
有的申请难度很大。
唯一剩下的一个口子,
就是雇主与中介出售职位。
所以,挂靠职位,
看来是被逼无奈后,
卖家与买家一拍即合的结果……
原因3:我们的汉语与印欧语的语言差异,使得我们拿到LMIA更加困难
我们拿到的LMIA工作签证,只占该类签证发出总量的1.1%。
小结:
从沸沸扬扬的2019年萨省加料雇主移民大AN,
到安省和其他省相继爆出某国人加料雇主案,
加拿大的媒体CBC,在2019年就爆出至少4起某国人雇主加料大案。
有人从这些新闻里读出了危险的讯号,
有人则觉得,
加料要趁早,
不然关门了,
连加料都没得做。
什么项目涉及挂靠职位:
需要一个专业、半专业工作的,
服务费(包含了申请人的工资以及雇主盈利)很贵的。
本文只是一篇知识性文章,
不涉及道德评判。
只是让读者知道,
各种路径的前后左右。
总的来说,没有加拿大工作身份(如毕业后工签或者移民身份)时,
找到专业和半专业工作确实很难。
二,不找工作,也不去做生意,硬要移民(无雇主移民)
至2020年2月,
加拿大还残存了几个不需要找到工作就可以移民的项目:
安省硕博项目(2019年硕士项目已经暂停);
BC省硕士、博士项目,限制在自然科学或者计算机软体、机械等工程类的学科;
萨省无雇主项目;
NS省无雇主项目。
首先,安省和BC省的硕博项目,需要申请人在加拿大对应省份读一个硕士或者博士学位。适合极少数学霸,不多说。
其次,萨省的无雇主项目,需要申请人工作经验、年龄获得一个平衡(年龄34岁以下时,获得足够多的工作经验),语言可以得到CLB8,同时专业领域能够碰上该省当期的需求。
最后,NS省的无雇主,已经是一个摆设。就当我没有说吧。
之所以说这些项目是残存,
原因是,
在这几年的移民项目改革中,
这样的移民项目越来越少,
仅存的几个,
不是有诸多限制,
就是跟人捉迷藏(不定期开放,名额不多)。
三,旅游签转学签和学生转移民
第一个小项,关于旅转学
为什么旅转学,而不是直接申请学签?
很多申请人从国内高中、大专、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毕业时间超过三年,
这时,
如果倒读或平读(已经是学士还读学士,或者申请读大专College,甚至申请读技校),老婆跟着,孩子入读加拿大中小学,大有“我既来读书,就没有想过要回去”的架势。更有一些大龄单身中青年,孑然一身,在中国没什么牵挂。这些情况,移民官马上会在脑子里打上一个问号:这个人的目的,是学习还是移民?
虽然加拿大欢迎留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并移民(这也是毕业后工签的由来),
但是审批留学签证的逻辑是建立在短期签证的基础之上的,
即,你必须能够证明你毕业后会回国,
而不是移民加拿大,
有移民倾向?
拒签!
放弃已经打下的基础,
稳定的生活,
一把年纪,
到加拿大读书,
还要证明,
自己不想移民,
真的不容易啊。
这些原因,
使得很多人,
想到了旅转学这个主意。
旅转学现状:被搞臭了
首先,转学签时学签审批通过率不稳定
曼省、魁省等语言学校曾经是旅转学的大本营。
因大量违规操作,
2019年3月后和7月后,
导致移民部清理,
目前加拿大大部分语言学校转公立学院的旅转学项目受到限制,
加拿大全境各省旅转学项目,
大部分获签率都明显降低。
其次,花费太高
举几个例子:
如果英语好,安省或BC省硕博,
当年11月前申请,第二年9月才能入学,
读书2年(硕士)到6年(博士一般需要4到6年毕业),
省提名5个月,联邦一年半左右,
前后5年到9年。
通过EE申请的话,
四年半左右到8年半左右。
如果英语不行或者不太行,
读曼省College,
一般情况下,
您使出头悬梁的尽头学习英语,
也要一年以上才能读专业课。
再读两年书,
省提名加联邦审核,
总共也需要5年到6年。
每一年都是读书加生活,
而且加拿大的读书是,
此读书非彼读书,
作业和Presentation让学生只有招架之功,
没有打工之力,
想打一份工补贴家用?
你怕是不想毕业或者让学校赶出校门了。
所有这几年的学习加生活,
都是成本啊。
再次,旅转学中的PEQ不确定性增强
PEQ经过2019年的改革风波后,
很多人望而却步。
不无道理,
拉锯一样的改革过程中,
魁省移民机构的那些“小心思”,
已经展露无遗。
最后,旅转学整体风险加大
一方面,旅签+学签+学习+毕业+找工作+移民申请,
环节很多,
任何环节出问题,
都会导致移民失败。
最容易出问题的,
是毕业后,
能不能找到一份全职工作。
全球的全职工作都在减少中,
找到全职工作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强。
中介安排假雇主?
挂靠一下?
除非遇到的那个移民官,
智商堪忧。
另一方面,旅转学积聚了大量的后续移民申请人,
按照经验,
这样的情形,
会使得后面的审批面临很大压力。
政策突变,
或者无形的标准提高,
都在越来越成为大概率事件。
PEQ在2019年10月和11月的闹剧,
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第二个小项,关于学生身份转移民
简单说几句:
留学生能不能转成移民,
取决于太多的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能不能在加拿大找到工作。
毕业后一般有两年到3年的毕业后工签,
无法续签。
这个时间内找到全职工作,
转换身份大都可以完成。
找工作,
最重要的条件,
一定是所学专业是不是抢手,
所谓“专业为王”。
然后才是外语水平,
个性是不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
等等。
留学生目前能够转成移民的比例,
大约在19%左右。
如果你本意是想移民,
这个比例,
你还是要考虑的。
小结:
旅转学目前已经成了一个风险逐渐在积聚的领域。
直接留学/旅转学,然后找工作移民,各种风险都要考虑进去。
护工移民
加拿大时间2019年2月23日,加拿大移民机构宣布,
从2019年3月开始,实施两个新的护理人员移民试点项目:
儿童保育(the Home Child CareProvider Pilot)
日常护理 (the Home Support WorkerPilot),
试点项目为期5年,取代之前的护理人员项目。
这个项目的优势:
直接移民项目
即,申请人在入境加拿大工作之前,移民机构在审核工签时,
会同时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移民要求。
换句话说,只要申请人获得了相应的工作经验,
并且没有其他法律不允许的情形,
永久居民申请就会获得批准。
可以在加拿大境内更换雇主
护工人员可以灵活更换雇主,
换工作,
没问题。
配偶可以获得开放式工签
护理人员的配偶可申请开放式工签(OWP),
配偶持此工签,
在加拿大境内,
可以合法为任何雇主工作。
护工人员的子女可以享受加拿大公立学校的免费教育
以上这些优势,
确实吸引人。
但是,
需要申请人有相关的经验,
英语也需要考出CLB5。
护理专业或者幼教专业相关经验?
50个人里,
有一个的话,不错了。
如果你正好是学这个、干这个的,
又正好想移民,
别犹豫。
生产线工人移民
在加拿大,
生产线工人可以获得移民机会。
要求不高,
也不需要相关经验,
但是,
如果在移民这件事情上面,
没有极大的动力和决心,
就是那种非要移民不可的,
恐怕不会选择这样一条路。
原因很简单,
工作比较单调,
薪水不是很高。
但是,
这个项目花费不高,
成功率极高,
也算是一个
保底项目。
在加拿大开个企业,然后移民
(联邦创业、自雇移民、O-O签证移民、省企业家)
首先是联邦创业投资移民,
需要的是高新技术项目或者互联网创新项目,
这个难度,
不多说。
无知者无畏,
如果我们知道世界创新的整体格局,
以及应用类创新项目所产生的产品或服务
在加拿大这个地广人稀国家的局限,
就会知道,
联邦创业需要的条件和门槛,
会非常高。
但是,该项目,
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加拿大商业移民项目中,
目前,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司和移民顾问,
有能力做这个项目,
而且,
在个别案例中,
申请人可以直接进入到项目中,
用一年左右时间,
拿到绿卡。
因该项目过程比较复杂,
此处不赘述。
还有,组织团队一般需要外部信息
时间最短、
性价比最高的项目。
其次是联邦自雇移民,
被称为加拿大门槛最低,
却也是最微妙的移民项目。
之所以微妙,
是因为公开的文件中,
很多细节没有说清,
甚至没说。
有的情形,
甚至需要联邦-法院的判例做文案支撑。
错过一个细节,
都很有可能被拒签,
所以称之为“微妙”
不为过。
文化行业的从业者,
包括设计师翻译作家演员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布景,
甚至是在这个行业混饭吃的其他闲杂人等,
都有可以申请这个项目的“可能”。
体育行业,
如果不是特别的运动员教练员,
也是可以申请的。
再次是Owner-Operator移民:
买入加拿大公司股份(比例有严格要求),
所购入的公司已经经营至少两年,
必须直接管理公司,
需要B级的LMIA,
工签一般只给一年,
或者少于一年。
但是后期,
无法,
注意,
是无法通过省提名企业家转身份。
所以这个项目,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基本没有价值。
两种情况除外:
拿到50分或200分的Arranged Employment加分,即可以在EE中胜出。
配偶语言较好,通过一套组合拳实现移民。
最后是省企业家移民:
这个项目不用多说,
如果你已经是真正的企业家,
或是老板或是高管,
而且有足够的流动资金,
可以做。
其他人,
建议不要碰,
以免影响了心情。
结语:
如果你走的不是学术道路,不是学霸,不是硕士博士,
语言一般或者没有英语能力,
那么:
在当下的移民政策下(2020年2月)
商业移民项目,
仍然有很大概率是你的最佳或者唯一选择。
如果申请商业移民资金不够,
那么可以走一些需要吃苦耐劳一段时间,
到最后成功移民的道路。
无论哪一条道路,
走正道,
避加料,
因为,自始至终,放眼寰球,
不变的真理是:
人间正道是沧桑。
其他的移民通道
(内部转岗签证、难民、结婚移民、魁省项目)
首先,内部转岗的移民通道,
利用移民法案Regulation的第204(a)款,
以及第205(a)款,
在公司内部完成岗位转换,
到加拿大任职。
LMIA 免除代码,
分别是:T24和C12.
需要以前在国内有公司,
加拿大分支/分公司提供高管或者技术岗位,
可往返工作。
工签最长时间,
可以达到5年(专业技术岗位)或者7年(高管岗位)。
有时可以应用到R.99情形(即已经进入加拿大,再申请该工签)。
根据职位,
可以跟全球人才工签有重合,
即14天内获得工签。
如果放到EE中,
可以获得加分,
但股份和加分有抵触。
这个地方是个难点,
需要专业人士处理。
这种项目,
适合家里有较大生意,
而且夫妻中的一方,
语言有一定能力。
其次,人道主义移民
每年某国人申请这个项目的人数,是不少的,
多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申请人道主义移民,
逻辑基础是:
申请人在原来的某国,遭到某种无法忍受的对待。
由于这个项目涉及某些不可言述的因素,
大多数公司是不做的。
再次,是婚姻移民
这个路径,
有两种,
相亲相爱,和SHANG业婚姻,
相亲相爱真实婚姻的合法,
SHANG婚,拉结婚证只为拿身份的,不合法。
最后,关于魁省项目
在移民政策方面,
加拿大不是一个加拿大,
加拿大有联邦和魁省两个法律管辖区,
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
两个JURISDITIONS.
一个是联邦(除魁省以外的加拿大所有省和地区)
一个是魁省。
联邦有一个移民项目,
魁省就有一个对应的(极个别项目在设计上有一些不同)。
然后魁省的项目,
要求总是比联邦低一点点。
不过!!!
魁省的项目,
如果没有中级B2的法语(听和说),
不打分的项目做不了(PEQ);
打分的项目(魁省企业家、魁省自雇、魁省General技术移民),
会吃很大的亏,
不具有竞争力。
大批被英语折磨着的某国才俊,
不想再被法语折磨,
所以,
一般会避开魁省。
魁省投资移民比较特别,
不需要办企业,
不需要语言,
但是要求:
钱足够多,
钱的来源可以解释清楚。
将来写一篇文章具体介绍魁北克项目。
转自:加拿大明叔
评论